1940年之后联富配资,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了惨重损失,从原来的20多万人锐减至不足2000人。为了保存实力,1942年7月,抗日联军退入苏联境内。根据共产国际的决定,抗联的队伍要全部按照苏军的编制和制度进行改编。1942年8月1日,在苏联远东的费士克营地,共700多人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被重新组建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的第88独立步兵旅,对外代号8461部队,该旅亦称“第88国际旅”。
第88国际旅部队下辖四个步兵营,一个无线电连、两个迫击炮连,以及一个教导连。每营两个连,每连3个排;每营装备重机枪6挺,每连装备轻机枪9挺,每排装备冲锋枪15挺。
图片联富配资
教导旅部分人员合影
周保中为少校旅长(1943年晋升为中校);
李兆麟为教导旅少校政治委员(1943年12月改任政治副旅长);
崔石泉(1945年改名为崔庸健)为大尉旅副参谋长兼任旅党委书记。
第一营:营长金日成大尉,营政治委员安吉大尉。
第二营:营长王效明大尉,营政治委员姜信泰大尉(姜健) 。
第三营,营长许亨植大尉(未到任由王明贵上尉继任),营政治委员金策大尉 。
第四营,营长柴世荣大尉,营政治委员季青联富配资大尉 。
周保中
周保中(1902年2月7日—1964年2月22日),原名奚李元,号绍璜,白族,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被整编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
图片
周保中
1945年9月,周保中担任苏军驻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同时担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10月,周保中担任吉合区党委书记、吉合国民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吉合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11月,周保中担任省工委委员、吉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等职。
李兆麟
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1946年3月9日),男,汉族 ,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烟台区(今灯塔市)。1942年8月1日,李兆麟任第88独立步兵旅政治委员。
图片
李兆麟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36岁。
著名的抗联歌曲《露营之歌》为李兆麟所作。
崔庸健
崔庸健(1900年6月20日—1976年9月19日),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又名崔秋海、崔石泉等,化名金志刚 。1937年3月, 崔庸健任抗联第七军军长,1942年8月1日,任第88独立步兵旅政治部主任。1945年8月15日朝鲜解放后,崔庸健回国。1948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成立。崔庸健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1953年2月,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称号。他是金日成时期的朝鲜二号人物。
图片
崔庸健
金日成
金日成(朝鲜语:김일성,1912年4月15日—1994年7月8日),原名金成柱。出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万景台区)。
图片
金日成
1942年8月1日,任第88独立步兵旅政一营大尉营长。1945年8月回国,10月,担任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责任书记。1946年2月8日,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金日成被推选为该委员会委员长。1947年2月,建立了朝鲜第一个无产阶级独立政权——北朝鲜人民委员会,金日成被推选为委员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任命金日成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1953年2月7日,金日成因其在朝鲜战争中的功绩,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称号。
安吉
安吉大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朝鲜。11月,为培养朝鲜人民军正规军的军事政治干部,建立了平壤学院,安吉为院长;建立了保安干部训练大队(人民武装力量部的前身)的时候,又任命安吉为人民军总参谋长,当时他已经积劳成疾,1947年12月病逝于平壤。
王效明
王效明(1909年2月14日—1991年11月30日), 辽宁省昌图县人。
图片
1940年1月,王效明任第七军政治部主任兼军参谋长。1945年11月上旬,王效明任吉林军区永吉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吉林地区委员会书记,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 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姜健
姜健(1918年6月23日-1950年9月8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中将。原名姜信泰,是朝鲜半岛南部庆尚北道尚州人。早年因逃避日本统治而移居中国,之后参与东北抗联第5军,并在抗日战争中大活跃。1942年,任第88独立步兵旅政二营大尉营政治委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担任驻延边的指挥员。朝鲜建国后升任总参谋长,并参与指挥朝鲜战争。1950年9月8日,因空袭阵亡于庆尚北道的安东市。年仅32岁,他是朝鲜战争阵亡将领中军衔最高的。
图片
姜健
王明贵
王明贵(1910年9月16日—2005年6月22日),吉林省磐石县人。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三营营长,齐齐哈尔苏联红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第一副校长,中南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公安十九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图片
金策
金策,金策(김책,1903-195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前领导人、有影响的政界元老。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三营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金策回国,任内阁副首相兼产业相、前线指挥部司令,被授予人民军大将军衔。1951年1月31日因心脏麻痹症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柴世荣
柴世荣(1894年—1944年) ,原名柴兆升,1894年生于山东省胶县一个农民家庭,1899年随父母迁往吉林省和龙县六道沟。 1938年, 柴世荣抗联第五军军长,1942年任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四营营长,1944年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牺牲,时年50岁。
图片
柴世荣
季青
季青(1911-1988),原名李德配,政委季青,原名李德配,黑龙江依兰人,早年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依兰县委宣传部长、道南特委书记等要职,1936年加入抗联,任第五军军部秘书、第三师政治部主任、第五军政委等职。1941年随部队退入苏联,任第四营政委,和柴世荣搭了6年班子。1944年9月,季青突然被捕,被关押在苏联西伯利亚劳改营,一直到1955年才得以回国,任黑龙江省民政厅老根据地处处长、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等职。1984年以副省级待遇离休。
季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策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